一造公布了成绩,然而随着成绩的发布,近几年一造的热度逐渐减退。
曾经积极关注一造成绩的人逐年减少,甚至连注安的热度如今都逐渐盖过了它。尽管关注度不高,但一造依然保持着某种“傲娇”的姿态。近些年,考生数量保持平稳,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趋势,但今年的考试并没有因此降低难度,成绩发布后也没有引发过多的关注。
过去几年,一造证书的热度一度高涨,考生数量每年稳步增长。
例如,近年来考取一造证书的人数大约在10万左右,这个数量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比较正常的。且考试并不涉及太多风险或责任,行业环境相对稳定,考生也可以在完成考试后单独接取项目,成为继一建之后,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主流证书之一。
然而,自从造价资质取消后,报考一造的人数显著减少。
过去,许多考生是做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,或者一些考完一建后,尽管不从事造价相关工作,依然选择报考一造证书,作为“集齐三证”的一部分。而且,考虑到一建和一造在考试内容上的重合性,许多人顺便报考一造,也算是一种备用选择。
然而,随着行业行情的下滑,考生的需求逐渐减弱。
如今的市场环境不景气,许多行业也面临困境。对于那些暂时用不上、且难度不小的造价证书,很多人开始选择放弃。尤其是一些有家庭、有孩子的考生,基本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复习。对于这些人来说,证书的作用并不像一建那样具有强制性,更多是一个“加分项”。没有证书,他们依然可以继续从事相关工作。于是,近几年一造的缺考率上升,考生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,热度不断下降。
不过,尽管考生数量减少,但如果长期从事这个行业,拥有一张一造证书依然是有优势的。
虽然取消了造价资质,但相关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依然存在。以江苏省为例,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当按照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开展业务,并配备与承接业务相匹配的专业注册造价工程师。同时,工程造价的最终成果文件必须由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盖章。
同样,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》也指出,从事建设工程计价活动的人员应依法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,且建设单位需要至少有3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在本单位工作,且造价员编制的工程造价需经注册造价工程师复核并签字盖章。
此外,河南郑州市也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,规定企业若具备15名造价工程师,将获得企业信用评价的加分。
因此,虽然一造证书的准入门槛已经取消,但其在行业中的重要性依然存在。
如今,造价行业正在走向另一个发展方向,一方面取消了证书的准入门槛,另一方面推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的应用,特别是在招标投标、评奖评优、监督检查等环节。虽然这不再是强制性的要求,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拥有一张造价证书,依然可以在一些场合中展示竞争优势,尤其是在经验和证书相结合的情况下,仍然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