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福州高新区住建局发布的一个文件,《关于第二批次企业资质动态核查专项行动的通知》。从这里面,多少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一二十年来,虽然挂证核查不断,却还是能一直存在。
6-9月的资质动态核查里面,截止至整改期限结束,都还是有553家企业仍未达到资质标准。按要求,是要撤销其企业资质证书。
但是,为优化营商环境,减轻企业负担,支持企业发展,决定将整改时间再延长至2025年3月20日。
你看,部门妥协了。
不仅这个,还有前几个月全国火热的挂证治理专项行动。8-10月份要求自查自纠,然后11月开始排查处罚。但是不少省市发布的名单动辄几千人,还是上万人涉嫌瓜证的。所以原本11月的处罚,并没有如期而来,也是延续了。延续到现在,也没多少消息。
之前聊过,如果真的查资质查证书,没有多少是完全干净的,毕竟工程体量太大了。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。
如果真从上到下一刀切,证书都注销了,单位吃不消,市场不稳定。
你看23年全国资质延续,一些单位和协会直言压力太大,上访住建部。把挂靠原本就是灰色产业,都光明正大的拿到台面上。说资质核查用力过猛,会影响企业的命脉。
所以挂证年年都在查,但其实没有一刀切,大量的人是要在这条线上吃饭的。
而且就算全查,就像之前提到的,你撤掉的证书,最后单位还是会变着法去外面重新找带证书来补充,造就的还是瓜证。只是让证书完成了一个流通,间接把价格提起来了,没有太大本质的作用。
规矩是规矩,市场是市场。水至清则无鱼,任何行业都不可能那么100%的干净。打不尽,不会消失,就是以另外的形式共存。
图文来源:微信公号@罗兄